公元744年,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在洛阳相识相知,结伴找高适同游,组团自由行。
公元744年,44岁的李白和33岁的杜甫在洛阳相识相知,结伴找高适同游,组团自由行。
(相关资料图)
旅行结束后,他们各奔前程。正当盛年,人生似乎还有大把好时光,然而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,等待他们的是迥然不同的结局。
一如热门电影《长安三万里》所言,多年后,三人或高居庙堂,或漂泊江湖,或锒铛入狱,回望前尘,“言亦不可尽,情亦不可及”。那次三人游,竟是关于这段友情的最美回忆。
大唐最强诗人天团
“诗仙”李白、“诗圣”杜甫,再加上一个擅写边塞诗的高适,三人走在一起可谓“大唐最强诗人天团”。
高适跟李白岁数相近,属于大器晚成型人才,前半生过得并不如意。别看他在《别董大》中宽慰董大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,其实,年轻时的高适只是个无名之辈。
他生于没落的官宦家庭,“二十解书剑,西游长安城”,找“熟人”拉关系,求提携,期待“屈指取公卿”,可那些“熟人”瞧不上破落户,纷纷表示跟他不熟。
离京后,高适寓居宋城(今商丘),耕读、习武。此间多年,他北上燕赵,漫游边陲,遍访达官贵人,继续寻找机遇,无果。
《资治通鉴》记载,公元734年,关中闹饥荒,唐玄宗移居东都洛阳。次年,高适赴京应试,或来洛阳。
公元739年,高适与同为落榜生的杜甫一见如故,结伴同游。数年后,李白与杜甫在洛相识,厮跟着去找高适。三人漫游梁、宋(今开封、商丘),“醉眠秋共被,携手日同行”,饮酒赋诗,骑马射猎,游山玩水,好不快活。
唐代道教兴盛。李白素喜求仙访道,听闻老朋友司马承祯道士在洛阳附近的阳台观(今济源王屋山阳台宫)修行,便拽着杜甫和高适前去拜访,孰料司马承祯已驾鹤西去。
天人永隔,李白怅然若失,提笔留言:“山高水长,物象千万,非有老笔,清壮可(何)穷。”
这篇《上阳台帖》是李白唯一传世的书法真迹,也是李、杜、高三人行的珍贵见证。
耿直敢言的杜拾遗
古时文人学而优则仕,李、杜、高都曾梦想着入仕报国。
年轻时,靠当官的父亲资助,杜甫的日子过得还不错。二十来岁的他在东都考进士,考砸了,包袱一卷就出门耍去了,“放荡齐赵间,裘马颇清狂”。
父亲去世后,杜甫没了后援,娶妻生子,捉襟见肘。公元747年,朝廷开科取士,杜甫再度赶考,妻儿寄居在长安附近的奉先县——那里生活成本低,但杜甫的小儿子后来还是饿死了。
奸臣李林甫导演了一出“野无遗贤”的荒诞剧,考生全部落榜,杜甫自然又没考上。官场的复杂与黑暗初现端倪,杜甫不信邪,“朝扣富儿门,暮随肥马尘”,到处投简历,找朋友,托关系,直到四十多岁才混到芝麻大个官儿,担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,看管兵器库。
公元755年,安史之乱爆发,战火纷飞,民不聊生。很多人审时度势,要么投降叛军,要么仓皇逃命,杜甫和高适却选择了逆向而行。
公元756年,潼关失守,唐玄宗离京逃难,太子李亨策划马嵬兵变,拥兵称帝,是为唐肃宗。
杜甫忠君爱国,冒死投效新君,一心要挽救大唐。半道上他被叛军俘虏,誓死不降,趁乱逃出,穿越火线,“麻鞋见天子,衣袖露两肘”。唐肃宗有些感动,封杜甫为左拾遗。
不甘心下台的太上皇唐玄宗,派宰相房琯北上“监督”新君。一朝天子一朝臣,唐肃宗嫌老臣碍事,赶巧有人告发房琯门客受贿,唐肃宗遂以此为由将房琯贬职。其他朝臣怕引火烧身,闷声不吭,只有耿直的杜甫尽职尽责,据理力争,为房琯求情。
唐肃宗大怒,杀鸡儆猴,将杜甫贬为华州(今华县)参军,给他“放长假”。
杜甫顺路回洛探亲,目睹战争带给百姓的苦难,忧国忧民,创作了不朽诗篇《新安吏》《石壕吏》《潼关吏》和《新婚别》《垂老别》《无家别》,揭露黑暗现实。
他对腐败无能的朝廷心灰意冷,南下隐居成都。
乱世逆袭的老高
相比老实人杜甫,高适的政治嗅觉可谓敏锐。打拼多年,他逐渐学会了如何在黑暗中蛰伏,如何在险恶处生存。
三人游之后,高适继续求职,继续碰壁,年近半百时当过封丘县尉,但不愿巴结长官、鱼肉百姓,一怒之下投笔从戎。
安史之乱爆发后,高适临危不惧,抄小路追随唐玄宗南下成都,建言献策,被封为谏议大夫。唐肃宗上台后,他意识到老皇帝锋芒已失,成了摆设,转身跑去投效新君。
公元756年,永王谋反,高适终于得到重用,临危受命,出任淮南节度使,对阵永王及“反贼”李白。
李白何以成了反贼?昔日好友会不会反目成仇?请看下期。(洛报融媒·洛阳网记者 张丽娜)
Copyright © 2015-2023 今日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沪ICP备2023005074号-40 联系邮箱:5 85 59 73 @qq.com